摘要:
進入商場、超市均須佩戴口罩。
核心提示
春節臨近,隨著人員流動性增大,河北等地疫情升級,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。商務部辦公廳日前印發《商場、超市疫情防控技術指南》,明確規定不戴口罩可拒絕其進入商場、超市。我市商場、超市執行情況如何?在疫情防控方面,商場、超市采取了哪些措施呢?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。
【胖東來】 使用熱成像測溫系統
“不用測量體溫嗎?”1月16日下午,在市區胖東來生活廣場,一位剛剛走進商場的顧客好奇地問。“已經測量過了。”該商場的工作人員指著入口處一塊大屏幕對顧客說。這塊大屏幕上顯示著每一位進店顧客的體溫。
原來,胖東來生活廣場使用了熱成像測溫系統。相比傳統的測溫槍,該系統可批量、快速測量人員體溫,有效提升通行效率。
“這種無接觸的測溫方式更安全,速度也更快。”“不用排隊等待測量體溫,進店顧客的體溫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,太方便了。”……對這種“無感測溫”方式,顧客贊不絕口。記者在胖東來生活廣場注意到,無論是工作人員還是顧客,都佩戴著口罩。
此外,胖東來還提供有自動付款設備,提倡顧客自助購物、非接觸掃碼付費,盡量減少排隊時間,減少人員接觸。
【萬達廣場】 設立疫情防控工作臺
1月16日上午,記者來到許昌萬達廣場。該商場一樓入口處設置有疫情防控工作臺,工作人員用護欄隔成一條專門的進場通道,由專人值守。門口的提示牌寫著:“沒有佩戴口罩不能進入商場。”顧客進入商場,要先按照要求掃描二維碼,然后測量體溫,并進行消毒。此外,商場內各家商戶均按照要求配備了防疫物資。在負一樓的超市入口處,也設置了疫情防控工作臺。進入超市,同樣需要測量體溫并佩戴口罩。
【亨源通超市】 一天至少消毒3次
在亨源通超市,記者看到,超市的大屏幕上實時滾動播出溫馨提示,提醒市民佩戴口罩。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,隨著國內多地出現疫情加劇的現象,相比于前段時間,超市的疫情防控措施也作出了相應調整。
“在超市前有安保人員提醒顧客佩戴口罩,包括測量體溫和酒精消毒,提倡顧客掃碼進入賣場。”亨源通超市辦公室負責人說,“日常的保潔,我們會堅持一天至少消毒3次,把地面、衛生間等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毒。”
【許昌市民之家】 須掃碼入內
“同志,請留步,請您掃描健康碼。”1月18日下午,在許昌市民之家,一名辦事人員經安保人員提醒后,掃碼入內。
許昌市民之家共有130多個公共服務單位,是服務市民的窗口,更應做好疫情防控工作。”市政務服務與大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來辦事的群眾,除了要佩戴口罩、測量體溫之外,按照要求還要掃描健康碼才能入內。
記者實地走訪,沒有發現未佩戴口罩現象。
【提醒】 商場、超市防護措施需進一步強化
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,市區的大型商場、超市均采取了疫情防控措施,除了要求顧客掃碼、測溫、佩戴口罩外,還會用酒精幫顧客進行消毒。在多家商場內,都可以看到商家為顧客準備的酒精消毒液、消毒濕巾、消毒凝膠等,方便顧客隨時使用。
但記者也發現,不少商場、超市對成年人佩戴口罩要求嚴格,但一些小孩兒未佩戴口罩進入商場現場依然存在。在一些中小型超市,時常見到有人不戴口罩的現象。
【市民說法】 戴口罩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
對于商場、超市等公共場所“織密”疫情防控網,市民對此怎樣看待呢?
“在人員密集場所佩戴口罩,既是對自己負責,也是對他人負責。政府出臺這樣的防疫舉措,我們歡迎。”1月7日下午,在市區一家超市購物的市民趙曉君說。出門購物前,她特意給3歲的女兒也戴上了口罩。
不少市民表示,疫情防控工作不可小覷,商家采取多種舉措加強疫情防控,為顧客健康筑牢了防線。疫情防控,人人有責。每一個人都要提高自身防護意識,在人流密集的場所佩戴口罩既是對他人負責,也保障了自身的安全。
記者發現,在一些公共就餐區域,食客們沒有遵守“一米線”、分餐制等規定,防范措施需要進一步加強完善。
責任編輯: 連甲
附件:
網友評論